一、選地輪作
種谷子要選擇土質疏松,地勢平坦,黑土層較厚,排水良好,土壤有機質含量高,合理輪作,把谷種播在上茬沒有種過谷子的地塊上。地塊選好后,要細整地,整好地。
二、適時早播
一是選好抗逆性強、豐產性能好、商品性和營養性均好的優良品質的小米種子。二是搞好種子處理,對谷種進行風篩選、鹽水選,清除秕粒、草籽、雜物等,將種子陰干,然后用藥劑處理,防止地下害蟲和白發病。三是適時早播,當氣溫穩定通過7℃時開始播種,主要是搶墑播種,整地要細,踩好格子,覆土均勻一致,播后如遇雨形成硬蓋時,用磙子壓或其他農具破除硬蓋,以利苗全苗壯。四提高播種質量,對底墑較好,表墑較差的地塊,推掉干土,把種子播在濕土上;對土壤墑情較差地塊,在播前1~2天把有機肥悶濕,施入土壤中,借墑播種;幼芽拱土時如出現干旱,壓一遍磙子,提墑,確保全苗。總之,要千方百計做到一次播種保全苗。五是合理密植,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,一般根據地勢和土壤肥力進行合理密植,原則是平地、肥力高的地塊,密度大些;坡力、肥力低的地塊,密度小些,一般平地、肥力較高地塊,畝保苗株數3.5~4萬株,坡地、肥力較差地塊,畝保苗3~3.5萬株。
三、合理施肥
一是基肥,以農家肥為主,要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~8000斤,并與過磷酸鈣混合作底肥,結合翻地或起壟時施入土中。二是種肥,一般畝施磷酸二銨10公斤,氮肥5公斤作種肥,可促谷苗早生快發,滿足谷子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。三是追肥,谷子苗高30~50公分時,距苗眼6公分左右,用鋤頭或鎬開10公分深的溝,每畝均勻撒施氮肥35公斤左右,然后埋土,深施提高利用率。
四、加強管理
一是早壓苗,促進根系發育,在幼苗2~5片葉時,用木頭磙子壓青苗1~2次,以利壯根。二是早間苗、定苗,“谷間寸,如上糞”,當苗高3公分時開始間苗,即拿上手就間苗,幼苗5~6公分時進行定苗,草株留苗,拐子苗,不留死簇子。三是三鏟三趟,細鏟細趟,搞好除草和松土,促進根系發育。四是合理灌水。“旱谷澇豆”,谷子是比較耐旱作物,一般不用灌水,但在拔節孕穗和灌漿期,如遇干旱,應急時灌水,并追施孕穗肥,促大穗,爭粒數,增加結實率和千粒重。五是防病治蟲,生育期要及時防治粘蟲、土蝗、玉米螟,干旱時注意防治紅蜘蛛,后期多雨高濕,應及時防治銹病。
五、適時收獲
一般在蠟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獲,為最佳期,收早了傷鐮一把糠,降低產量,收晚了鳥彈或吃,風刮落粒,影響產量。
已有7條評論,點擊查看參與評論